服务号
订阅号
新生儿科
返回首页
首页 > > 科室概述
科室概述

新生儿科成立于1997年,至2015年形成医院临床二级科室,按中国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标准Ⅲ(A)级开展新生儿专业各项诊疗活动。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覆盖整个中山镇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山市“十四五”临床特色专科;是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理联盟单位;是粤港澳大湾区专科护士培训认证项目临床教育基地,广东省护士协会新生儿重症NICU护理专委会会长单位和广东省护士协会5G赋能智能化远程监测分会会长单位。

基本情况

目前共有医护人51人,医生1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主治医师4人),  护士41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6人)。

医疗设备设施

新生儿科开设床位45张,其中普通新生儿床位30张,NICU床位15张,拥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有英国SLE常频、高频振荡呼吸机、美国纽邦E-360呼吸机、瑞士贝斯特转运呼吸机、瑞士伽利略呼吸机、灵智呼吸机、美国鸟牌呼吸机、T-组合复苏器、新西兰费雪派克无创CPAP机、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及中央监护系统;美国GE新生儿转运温箱(含培养箱、呼吸机、监护仪等)、亚低温治疗仪、动态脑电图监测系统、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有创及无创血压监测仪、GE多功能婴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婴儿远红外线辐射保暖台、经皮胆红素监测仪、微量血糖测定仪、床边心电图机、床旁便携式血气生化分析仪、Ret-cam眼底照相机、床边头颅B超、床边X光机、负压吸引器、输液泵、微量推注泵等。

医疗技术水平

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收治患儿2000人左右,其中危重新生儿每年约900人,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0%以上,年门诊量为10000人次。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1.2%,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体重儿为470克;最小胎龄25周的有生机儿。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与管理已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完整方案,并已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医疗工作的目标已由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到在降低病死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提高患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覆盖整个中山的镇区及部分周边地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区收治危重新生儿,对新生儿窒息复苏、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脑出血、早产超低体重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休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救治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很高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可进行新生儿外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真正实现了为危重新生儿提供“生命绿色通道”。

已开展的特殊诊疗项目或技术特色

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高频震荡通气技术、休克及各类危重病抢救的监护技术、危重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技术、新生儿各种重大手术围术期监护技术;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动态脑电图监测;新生儿亚低温治疗;胃肠道外全静脉营养;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的持续胃管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肠道微生态疗法;抚触疗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外周动静脉同步全换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脐动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术;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危重新生儿转运;床边动脉血气分析、微量血糖监测;床边头颅及心脏超声检查;床边X线检查;多项生理功能(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氧浓度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经皮胆红素测定等。

科研与教学

近年来,我科承担市级立项5项,局级立项10余项,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市科技进步奖多项,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同时还承担了中山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等多间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本科生及进修生的教学任务,多次主办或参与全国及省、市新生儿科学术会议。


总机电话:0760-88662120
医院地址:中山市小榄菊城大道中段65号